2025年2月20日

如果,我家住在上海外灘 ...

12/16-17/2024 外灘 北蘇州河畔



還是挑揀了幾個會,
還是密切地跟著幾件事,

所以挑了view很好的飯店,

只在附近散步,
在上海外灘過了兩天簡簡單單的日子。



還有晚秋的色彩,
搭上了聖誕節的氛圍,
總是要把頭全仰起才能看到屋頂的挑高建築群,
滿足了一種老靈魂的依戀。

兩週前莫名嘴饞超級想吃生煎包,
連高記都無法滿足的饞勁,
在吃到猛噴汁、很狼狽卻也很滿足的小楊與大壺春後,
覺得可以滿足回家了。

從沒在陽光正好時逛過北蘇州路,
離開了蘇州、北蘇州路的建築景色與步調仍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2/16/2025

12月來的時候,比較像 TRW (temp remote work) in SH,
散步到好喜歡的地方,
都因為時間好緊而放棄;
兩週的無業遊民生活莫名在太多來不及做完的事情中,
變得太短暫而不想飛太遠…
於是,2個小時、看完一本 多謝款待 的時間,
跨越近20度C遞降的飛行,
又回到上海北外灘的Hyatt.

從房間就能看到我很愛的復古色調的外灘風景簡直有中頭獎的感覺,
吃飽飯就能沿著外灘或蘇州河畔散步,
是公公、婆婆、和爺爺年輕時無法享受的閒適吧。

天氣不錯的夜景,真的好美啊。😍





飯店的電梯視野看起來好魔幻,彷彿什麼時光隧道。

這兩天的月亮都是蛋黃酥的顏色啊。

鼓起勇氣試了蟹黃麵,好吃😋
為了桂花酒釀,試了好妙的甜點:蜜瓜酒釀青糰冰豆花,
結果最驚艷的是豆花 😅

吃飽飯在8度的氣溫裡沿著江畔來回走了5公里,
覺得好像在拍什麼偶像劇。 哈哈哈~





2/17/2025

昨天走過浦西,今天晃了浦東,
和每次忙起來幾乎天天熱線、但其實從沒碰過真人的Dolphin吃了寧波菜系的晚餐,
逛了櫥窗設計好厲害的POP Mart (泡泡瑪特旗艦店),
買了酒回房間配著江景讀文字、寫寫字…
我一定會很想念這段日子的。



明日世界會不會更好呢?
沒有人知道,但,明日肯定比今日擁有更豐富的回憶。
我們用歲月烹煮著世界,眼淚的苦澀,微笑的甜蜜,思念的酸楚與柔情,品嘗這些獨特的口味,滋養了我們的靈魂。

[多謝款待· 張曼娟]



--

2/18/2025




上次散步時,
就想好下次來一定要來點杯咖啡,
好好享受冬天的陽光☀️。

這幾天,就今天的天氣最好,
每天只做一件最想做的事,
其他都是賺到的了。
這樣的練習,
讓自己似乎稍稍找回這幾年 不知何時喪失的 慢活 的心情與步調。



停駐時,
剛好跳到 很喜歡的這一版 「親愛的,這不是愛情」,
很喜歡的原因是最末用了席慕容老師的[青春],
於是,
順手謄抄了

「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一併梳理了離開的心情。



--




能在個整理地很舒適、又有漂亮風景的老房子裏吃飯,
食物、景色、氛圍與對話內容,
真的是一場太讓自己喜歡了的六感饗宴啊。

關於晟永興的深度報導
https://www.tastytrip.com/zh-hant/shengyongxing/



Thanks all the experiences/learning Intel bring to us, make us a better person today.


--



96歲的老太太,
說著現在腦袋不好使,
卻把我們這一輩、甚至曾孫輩全點過一輪名字了。
說起爺爺時,
仍帶著年少時的神情,
中文、上海話交雜著、半聽大半不懂還常要靠菁菁姑姑翻譯聊到最後,
突然聽懂一段

「我真的好想念妳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啊~」

真是瞬間眼淚就飆出來了…
「嗯嗯,我也很想他們唷。」

想念,還真是超越不同語系的共同語言啊。


--

2/20/2025



Shanghai Mart (上海世貿商城) for Intel, Sinar Mas Plaza(白玉蘭廣場)for APP,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for Alphabet,
完全不在計畫中的“巧合”,
在上海的最後一天去到或經過三棟大樓,
讓我有種立在時間的流裡,
蜿蜒著的心情。

又是讀完一本書的時間,
回到了台灣。


--

只有我。



2/16-20/2025 Hyatt on the Bond (Rm 1527)
這一次放空之旅,
什麼行程都沒排(只有想去看姑奶奶、還有去蘇州河畔喝咖啡),
大家推薦了我好多景點可以去走走,
我最後還真的都沒去,
就只在浦東浦西大散步(每天都走超過12000步),
一天見一組朋友,
其他時間就窩在房間對著很愛的窗景讀書、寫字、聽音樂、喝酒、發呆,
這樣養了6天,
每天都覺得隨便拍隨便好看。
(真是選對飯店了啊!)

算命老師說我天生懶散,
不知道怎麼過著與本性不符的生活的? 😅


忍不住再說一次,
我一定會很想念這段日子的。

2025年2月7日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



原來徹底登出一個愛了這麼多年的地方是這個感覺啊。
原來mixed feeling最貼近的翻譯是 糾結。



Q4 '24的GPTW funding 不想只是買零食,
已經知道要離開了,
所以決定買個什麼可以紀念的東西。
非常巧地在二樓蔦屋書店看到這本書,
光是為了這本書名,
就決定要買它。
還有太多的情緒,
無法陳述,
讓我想到當初要離開台南時的心情,
似乎是有這麼強烈的啊。

想到這麼多年,被好好照顧、成就的感激,
也想到自己這麼多年毫無保留的付出,
覺得這八個字非常貼切地演繹了和i社與所有遇到的人並行的這14年....


2025年1月12日

願意包容就是一種溫柔啊。


也許,是道別的心情,
也許,是Q2時被拒絕出差的執念,
特別想再飛一次香港、深圳。

一直瘋狂忙碌的結果,
真的成行時,
已是人事已非的時節,
而特別約了見面的,
就是著實不想錯過的人們了。

在深圳的晚餐後,
約了良家婦女們去bar 喝一杯,
沒想到竟然一杯就讓好像酒量很好的何老師進入微醺模式,
飄飄然之際仍不忘要盡地主之誼地堅持要陪我去搭車,
我挽著她前往車站的路上,
聊到關於女孩兒夜行的安全話題:

「深圳是個來打工的人口很多的地方,於是人都多了些對彼此都是異鄉人的同理、體諒、與溫柔,所以倒真是個很安全的地方 。」

這讓我想到2020年最後一次來深圳出差時,
晚上快十點才搭高鐵從香港抵達深圳,
是年節的前兩週、很多師傅已經回家鄉過年(據說很多人是賺了一筆錢後就會直接離職回老家),
排班計程車出口有3、40人在等車,
而我在等了15分鐘後完全沒有車進來、人龍也沒有變少後,
決定另外找個點叫 滴滴…
但網路不是很順、試著向在BJ、HK的朋友們求救但還是連滴滴也叫不大到車之餘,
我在出口觀望了幾台來送客搭車的私家車後,
最後非常大膽地在一個師傅下車替客人開後行李箱下行李時,
衝上去問他能不能送我去南山區?
師傅小哥一開始有點為難說他已經準備下班了,
也試著解釋不大能私下接單,
但看到我手機上的滴滴顯示似乎真的叫不大車後,
才說了好。

上車後,
我才從極度想快點有車搭的絕望裡,
想到關於安全問題😳😰
慢半拍的我,
腦海浮現一堆在夜晚搭上計程車就變成兇殺案的美國懸疑電影場景,
非常沒有志氣地丟了車牌號碼與司機訊息給香港的深圳通朋友,
朋友非常善良地一邊陪我丟訊息、
另一邊非常工程師地以實際面安慰我說到處都有監控、非常安全。

一路忐忑終於到了下塌的飯店,
心虛地檢討自己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的心態,
一面認真地感謝明明也算是動了惻隱之心才捎我一程(還收費公道)的師傅小哥,
彼此道了新年快樂便相忘於江湖。

何老師的一小段溫暖敘述,
勾起了我對於這個城市的回憶,
不管一般對深圳是怎麼科技、工業、迅捷的商業印象,
但在我心裏確實有個人與人之間的溫柔印記。




而這最後一趟的出差之旅,
從公司搭計程車去蛇口碼頭剛得知結局似乎底定的噩耗忍不住一直掉淚,
師傅任我一個人在車上靜靜哭著卻只不斷透過後視鏡投以關心的眼神盯著我而不過問,
也是非常令人感激的溫柔啊。


到了香港機場哭得恍神最後走錯登機口而上演了一整天進退不得的航站情緣場景,
大概也是這輩子無法落筆卻也不會忘記的經歷吧。



長大後的溫柔啊,
是關心卻不干預,
有點距離,
但只要表現出需要,
總有人在,
陪著。